结论: 本项目属于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领域,行业代码M7320。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的规定,该建设项目属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中第一项的“研究和试验发展”,定为“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
本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设计卫生、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等内容的设计或制定符合相关要求。
本项目存在不足的内容主要有:应急救援预案及管理尚需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存在不足;职业卫生专项投资不明。
建议: (1)公司应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设施及应急救援预案。
①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人员设置,参照以下原则: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急救人员人数宜根据工作场所的规模、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特点、劳动者人数,按照0.1%~5%的比例配备,并对急救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设置应急救援联络人,并将应急救援联络人联系方式告知所有员工。有条件的企业,每个工作班宜至少安排1名急救人员。
②公司应按照《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的要求,在可能导致接触人员急性职业中毒的工作场所如中转仓库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③公司应在集中存放各类试剂的试剂柜附近设置化学试剂吸附材料,有条件的情况下宜设置相应的防泄漏设施。
④对硫酸、乙腈、甲苯、甲醇等高毒物品或具有腐蚀性的化学品制定更为详细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应确定可能的事故类型、发生事故后的处置(人员救治、疏散;残留物处置、场地洗消等)。并设置担架、应急救援器材柜、应急喷雾冲洗装置或乙酸喷雾装置等应急救援设施,应急救援器材柜中应包括正压式供气呼吸器、防化服、防护眼镜、长臂乳胶手套、胶靴等,并保证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应定期检查并更换。
(2)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相关要求制定并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开展职业卫生日常管理工作,如个体防护用品的管理、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防治培训、应急救援演练等,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3)公司应细化职业卫生专项投资经费,其中应包括职业病防护设施预算、个人防护用品预算、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预算、设备设施保养及维修预算、职业卫生培训预算、员工职业健康监护预算等,并做到专款专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