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该项目定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为:①2F夹层区域建筑外墙未设置可开启的门、窗,员工休息室、培训室等区域未设置机械通风,通风情况较差;②空压机设于4F钣喷车间空压机房;③部分岗位个体防护用品佩戴情况不良;④机修、钣金岗位等体检项目不全;⑤未进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建议:
(1)本项目车间通风面积比大部分偏小;2F夹层区域建筑外墙未设置可开启的门、窗,员工休息区、培训室等区域未设置机械通风,通风情况较差。建议建设方应加强车间通风情况,外墙增设可开启的窗、门,改善车间的自然通风;或增设全室机械通风系统,保证车间具有良好的通风。
(2)公司应在严格按照《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的要求并根据不同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不同给工人配备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的基础上,督促作业人员正确佩戴防毒面具、防毒口罩、防尘口罩、防噪耳塞、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以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并定期对防护用品进行维护、检查、更新,以确保其有效性。
(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之劳动者。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不安排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组织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职业病诊断或者医学观察,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按《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的规定确定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和检查周期;完善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异常者,应按规定要求及时组织复查。
该公司组织了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根据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显示,钣金、机电岗位检查项目均为其它粉尘、噪声,未对电焊弧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体检,体检项目不全。企业应根据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结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等的相关规定,完善体检项目。
(4)公司应根据本项目职业危害情况建立具针对性、具体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及演练计划,如职业性苯系物中毒,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定期开展突发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演习,提高其应急救援能力。
(5)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做好企业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根据生产实际情况不断健全和完善公司相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病防治方案,并认真执行。
(6)公司应对主要噪声源设备定期维护检查,确保降噪、减振部件功效正常,并加强对各岗位防护设施及整体机械通排风设施的维护及保养,使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以降低各岗位化学有害因素对操作人员健康的影响。
(7)公司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若产能扩大,则应根据新增生产工艺和设备特点,增设相应工程防护设施,满足作业环境卫生要求,并做好个体防护,确保作业人员职业健康。 |